| 年份 | 获奖成果名称 | 获奖种类和级别 | 主要获奖人员 | 
  
   | 2011 | 益骨口服液抗骨质疏松症效应研究及其成骨细胞干预机制 | 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姚新苗 | 
  
   | 2003 | 电针镇痛与免疫调节双重作用的实验研究 | 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方剑乔、陈华德(3) | 
  
   | 2008 | 推拿对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形态学及血流速的影响 | 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范炳华(第二单位) | 
  
   | 2003 | 脑靶向督脉导入Hup-A传递系统及改善痴呆动物记忆障碍研究 | 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陈华德(3) | 
  
   | 2011 | 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吕立江 | 
  
   | 2010 | 经皮穴位电刺激抗大鼠运动性疲劳及其中枢5-HT机制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方剑乔 | 
  
   | 2009 | 电针对炎症性COX-2的干预及其与NF-κB活化转录的关系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方剑乔 | 
  
   | 2008 | 平喘1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哮喘鼠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杨季国 | 
  
   | 2008 | 益骨汤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姚新苗 | 
  
   | 2007 | 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方剑乔 | 
  
   | 2006 | 雷公藤贴膏穴位敷贴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方剑乔 | 
  
   | 2004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调节作用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陈华德、方剑乔(3) | 
  
   | 2004 | 情志饮食因素与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杨季国 | 
  
   | 2001 | 《中老年常见病症的自我按摩保健疗法》VCD光盘系统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范炳华 | 
  
   | 2003 | 电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及对骨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方剑乔(2) | 
  
   | 1995 | 电针治疗药物性听力损害的研究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方剑乔(2) | 
  
   | 2007 | 艾灸调节作用的神经免疫学机制 |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方剑乔 | 
  
   | 2003 | 电针镇痛与免疫调节双重作用的实验研究 |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方剑乔、陈华德(3) | 
  
   | 2006 | 电针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及突触可塑性促进作用的研究 |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 刘喆(5) | 
  
   | 2003 | 通痹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研究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表彰三等奖 | 高根德 | 
  
   | 2000 | 通痹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表彰四等奖 | 高根德 | 
  
   | 2011 | 治疗骨质疏松症中药新药—益骨口服液的研制 |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 | 姚新苗 | 
  
   | 2010 | 经皮穴位电刺激抗大鼠运动性疲劳及其中枢5-HT机制 |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 | 方剑乔 | 
  
   | 2009 | 电针对炎症性COX-2的干预及其与NF-κB活化转录的关系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 | 方剑乔 | 
  
   | 2008 | 推拿对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形态学及血流速的影响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 | 范炳华(第二单位) | 
  
   | 2007 | 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 | 方剑乔 | 
  
   | 2007 | 益骨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与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 | 姚新苗 | 
  
   | 2006 |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 | 陈华德 | 
  
   | 2004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调节作用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 | 陈华德 | 
  
   | 2004 | 情志饮食因素与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 | 杨季国 | 
  
   | 2003 | 电针镇痛与免疫调节双重作用的实验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 | 方剑乔、陈华德(3) | 
  
   | 1995 | 不同电针波形治疗药物性听力损害的实验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 | 刘元亮 | 
  
   | 2008 | 平喘1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哮喘鼠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 | 杨季国 | 
  
   | 2006 | 何任专病证治临床经验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 | 何若苹 | 
  
   | 2006 | “髓海不足”与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相关性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 | 范炳华 | 
  
   | 2006 | 雷公藤贴膏穴位敷贴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 | 方剑乔 | 
  
   | 2005 | 综合性医院中医学科建设状况及发展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 | 范炳华 | 
  
   | 1996 | 对《针灸学》针刺补泻的理论探讨的家兔实热模型的实验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 | 方剑乔 | 
  
   | 2011 | 杠杆定位手法治疗移行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 | 吕立江 | 
  
   | 2010 | 弯形针刀盲切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评价 |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 | 姚新苗 | 
  
   | 2010 | 杠杆定位手法冶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的多中心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 | 吕立江 | 
  
   | 2009 | 头穴高频电针诱导NGF透血脑屏障的效应观察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林咸明 | 
  
   | 2004 | 益骨汤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姚新苗 | 
  
   | 2004 | 穴位注射孔最穴治疗咯血的机理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王  伟 | 
  
   | 2003 |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陈华德 | 
  
   | 2002 | 头皮电针调整血管性痴呆病人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陈华德 | 
  
   | 2001 | 《中老年常见病症的自我按摩保健疗法》VCD光盘系统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范炳华 | 
  
   | 2001 | 推拿为主治疗中老年脑血管缺血性疾病(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褚海林 | 
  
   | 2000 | 穴位注射定喘穴防治过敏性哮喘的实验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王  伟 | 
  
   | 1999 | 电针结合D–苯丙氨酸对荷瘤大鼠的综合治疗作用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方剑乔 | 
  
   | 1999 |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与作用机理的生物力学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詹红生 | 
  
   | 1995 | 电针治疗药物性听力损害的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刘元亮 | 
  
   | 1995 | 电针巨刺与患刺镇痛的比较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方剑乔 | 
  
   | 1995 |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 王樟连 | 
  
   | 2000 | 水针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优秀奖 | 杨丹红 | 
  
   | 1999 | 经皮神经电刺激的镇痛效应和作用途径及与电针的比较研究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优秀奖 | 方剑乔 | 
  
   | 2003 |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 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 | 陈华德 | 
  
   | 2003 | 筋络宁口服液药理试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 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 | 姚新苗 | 
  
   | 1997 | 经皮神经电刺激的镇痛效应和作用途径及与电针的比较研究 | 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 | 方剑乔 | 
  
   | 2010 | 头穴高频电针诱导NGF透血脑屏障的效应观察 | 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 | 林咸明 | 
  
   | 2003 | 天灸调节环磷酰胺小鼠造血功能的研究 | 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 | 孙德利 | 
  
   | 2002 | 强直性脊柱炎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作用的体外研究 | 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 | 高根德 | 
  
   | 2010 |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不同时期肩周炎疗效观察 | 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 | 方剑乔 | 
  
   | 2010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力竭运动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 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 | 梁宜 | 
  
   | 1992 | 低功率氦-氖激光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 浙江省科协、人事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国际尤里卡金奖) | 陈  超 | 
  
   | 1992 | 孔最穴注治疗支扩咯血的临床和机理研究 | 浙江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 | 王  伟 | 
  
   | 1992 | 针灸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预防心肌梗塞的研究 | 浙江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 | 高镇五 | 
  
   | 2001 | 虚拟人体经络与穴位教学系统 | 中国电教协会中医药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医药教育技术研究会,2001年度优秀中医药网络课程与多媒体CAI课件评比二等奖 | 詹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