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限 | 论    文    名    称 | 作  者 | 刊       物 | 年卷期 | 
  
   | 2011 | 角化过度型汉孔角化症一例 | 柏亚萍 |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11/37/3 | 
  
   | Bmi、P14及P16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蔡  珂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1/49/27 | 
  
   | 医院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菌血症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 蔡莉娟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11/21/14 | 
  
   | 肿瘤患者119例营养支持治疗调查及分析 | 查  琛 |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 2011/9/5 |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7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 陈  芬 | 中国基层医药 | 2011/18/19 | 
  
   | 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恶性肿瘤临床观察和护理 | 陈青青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2011/34/12 | 
  
   | 陈旧性肩关节后脱位个例报告 | 陈小刚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2011/34/27 | 
  
   | 腰髂固定联合骶管减压治疗Denis Ⅲ型骶骨骨折伴腰椎骨盆分离的临床分析 | 陈小刚 | 浙江医学 | 2011/33/11 | 
  
   |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 戴秀菊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11/27/6 | 
  
   |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 戴秀菊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11/27/17 | 
  
   | 动态心电图分析复杂的心房扑动 | 丁  怡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11/11/4 | 
  
   | 整体护理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 丁唯佳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11/27/35 | 
  
   | 150例胆囊息肉B超分析 | 丁延华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1 |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丁延华 | 医学信息 | 2011/24/9 | 
  
   | 三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 范炳华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4 | 
  
   | 三部推拿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65例临床观察 | 范炳华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11/18/3 | 
  
   | “上虚则眩”理论的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机制研究 | 范炳华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1/29/10 | 
  
   | 谈附属医院科教科内部管理 | 方  益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4 | 
  
   | 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观察 | 方  英 | 中国基层医药 | 2011/18/9 | 
  
   | 针刺配合冰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 方  针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2011/17/2 |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促进剖宫产术后康复的作用 | 方  针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11/26/6 | 
  
   | 超早期间歇充气加压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方  针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11/19/5 | 
  
   | 穴位敷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8例 | 方  针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1 | 
  
   | 一指禅推法合股四头肌肌力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5例 | 方  针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46/10 | 
  
   | 逐瘀通脉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 方  针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1/9/7 | 
  
   | 高镇五教授和虞孝贞教授临证精要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6 | 
  
   | 不同经穴TEAS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血压调节效应的比较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2 | 
  
   | 当代浙江针灸名家临证精要(一)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46/2 | 
  
   | 当代浙江针灸名家临证精要(二)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46/3 | 
  
   |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胃动力的影响 | 方剑乔 | 针刺研究 | 2011/36/6 | 
  
   |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心脏的保护效应 | 方剑乔 | 中国针灸 | 2011/31/7 | 
  
   | 范炳华治疗颈性眩晕的三部推拿法 | 谷海洋 | 中医正骨 | 2011/23/6 | 
  
   | 用Fugl-Meyer量表评价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偏瘫的疗效 | 韩德雄 | 针刺研究 | 2011/36/3 | 
  
   | 经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 | 何帮剑 | 临床骨科杂志 | 2011/14/5 | 
  
   | 中药熏蒸并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何帮剑 | 中国医师杂志 | 2011/13/6 | 
  
   | 补肾活血汤熏洗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 | 何帮剑 | 中国中医急症 | 2011/20/11 | 
  
   | 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观察 | 何帮剑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2011/5/21 | 
  
   | 中药熏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MMP-3和MMP-13的影响 | 何帮剑 | 中医药学报 | 2011/39/4 | 
  
   | 试论医院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方向及问题 | 何铁方 | 商业会计 | 2011/??/5 | 
  
   | 膈俞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 | 洪珍梅 | 江苏中医药 | 2011/43/2 | 
  
   | 穴位埋线辩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 | 洪珍梅 | 上海针灸杂志 | 2011/30/2 | 
  
   |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概况 | 洪珍梅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5 | 
  
   | 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 洪珍梅 | 中国针灸 | 2011/31/4 | 
  
   | 手法配合电针治疗臀中肌损伤综合症临床观察 | 胡静国 | 内蒙古中医药 | 2011/30/17 | 
  
   | 俞募配穴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 胡雪娟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1/2/60 |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 蒋  萍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1 | 
  
   | 针刺配合穴位贴敷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29例 | 蒋  萍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46/6 | 
  
   | 硬膜外封闭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与护理 | 蒋  萍 | 护理与康复 | 2011/10/6 | 
  
   | 灸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概况 | 李邦伟 | 针灸临床杂志 | 2011/27/11 | 
  
   | 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呼吸困难患者的效果评价 | 李云娜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11/27/6 | 
  
   | 逆电针“足三里”穴对运动大鼠下丘脑、纹状体DA、5HT含量/比值的影响 | 梁  宜 | 中国针灸 | 2011/31/12 | 
  
   | CT诊断对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 林  敏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11/21/18 | 
  
   | 针刺结合运动治疗大面积梗死的临床研究 | 林家驹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46/2 | 
  
   | 关于穴位效应研究的思考 | 林咸明 | 上海针灸杂志 | 2011/30/3 | 
  
   | 营卫调节与血管脉络舒缩的相关性探讨 | 林咸明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46/10 | 
  
   | 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评估 | 刘生祥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11/11/4 | 
  
   | 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 | 刘文兵 | 海峡药学 | 2011/23/7 | 
  
   | 银杏叶提取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 刘文兵 | 医药导报 | 2011/30/12 | 
  
   | 银杏叶提取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楼黎明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2011/28/6 | 
  
   | AECOPD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 楼黎明 | 现代实用医学 | 2011/23/5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临床观察 | 楼黎明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1/21/6 | 
  
   | 银杏叶提取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内皮功能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 楼黎明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1/26/6 | 
  
   | 五步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吕立江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1 | 
  
   | 正脊调曲法对腰源性腰椎侧弯的影像学观察 | 吕立江 | 世界中国骨科杂志 | 2011/12/1 | 
  
   | 16层螺旋CTA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价值 | 钱    琦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11/11/2 | 
  
   | 16层螺旋CT椎动脉血管造影最佳注射速率的选择 | 钱    琦 | 浙江医学 | 2011/33/2 | 
  
   | 重睑成形术同期菱形切口并三角形皮瓣插入法矫正内眦赘皮 | 申五一 |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2011/22/9 | 
  
   | 局部皮瓣在头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申五一 |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2011/17/4 | 
  
   | 重睑成形术同期菱形切口并三角形皮瓣插入法矫正内眦赘皮疗效分析 | 申五一 | 浙江医学 | 2011/33/10 | 
  
   | 丛刺灸法合穴位注射治疗膝凝现象36例临床观察 | 施  园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1 | 
  
   | 序贯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果 | 孙  仞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1/49/27 | 
  
   |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65例 | 陶四青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46/3 | 
  
   |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26例临床分析 | 陶四青 | 肿瘤学杂志 | 2011/17/2 | 
  
   | 甲状腺手术预防喉上神经损伤技巧分析 | 陶四青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2011/34/8 | 
  
   | 观察肿瘤标志物对预测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陶四青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2011/27/6 | 
  
   | 疏风清热合剂对骨折初期C反应蛋白及肿痛的影响 | 万全庆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46/12 | 
  
   | 加味麻杏石甘汤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 王  珏 | 天津中医药 | 2011/28/5 | 
  
   |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癌性疼痛 | 王晨瑶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46/12 | 
  
   | “肩三针”温针配合电针治疗粘连期风寒湿型肩周炎19例 | 王晨瑶 | 中医杂志 | 2011/52/20 | 
  
   | 王绪鳌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举要 | 王晨瑶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1/29/10 | 
  
   | “肩三针”电针复合温针对粘连前期风寒湿型肩周炎的治疗作用 | 王晨瑶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1/29/5 |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 王凤珠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11/22/27 | 
  
   | 停用辛伐他汀对兔粥样硬化颈动脉影响的超声评价 | 魏淑芳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1/49/16 | 
  
   | 辨证分型推拿治疗肩周炎90例 | 翁  军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2011/25/10 | 
  
   | 抗肿瘤中成药应用概况调查及探讨 | 徐  凯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1/21/10 |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范措施管理 | 徐慧连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2011/19/6 | 
  
   | 发痧汤为主加减治疗夏日空调病35例 | 徐宇杰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2 | 
  
   | 发痧汤为主治疗疰夏及中暑 | 徐宇杰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46/5 | 
  
   | 太子健冲剂对气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徐宇杰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1/26/6 | 
  
   | 通过控制饲料量建立“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 徐宇杰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1/29/8 | 
  
   | 缓释微囊化杜仲提取物复合钙磷骨水泥修复兔骨缺损 | 徐铮青 | 浙江医学 | 2011/33/4 | 
  
   | 小儿肌性斜颈的鉴别与中医治疗 | 许  丽 |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2011/3/4 | 
  
   | 四部推拿法防治小儿秋季腹泻 | 许  丽 | 中国中医药资讯 | 2011/3/4 | 
  
   | “易筋经推拿功法”的普及推广应用 | 许  丽 | 中外健康文摘 | 2011/8/4 | 
  
   | 揉捏牵转法治疗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 | 许  丽 | 光明中医 | 2011,11期 | 
  
   | 揉捏牵转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98例临床观察 | 许  丽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11/18/2 | 
  
   |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 杨  炜 | 心电学杂志 | 2011/30/4 | 
  
   | 帕金森病伴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 | 杨维佳 |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 2011/8/1 | 
  
   | 益骨口服液的毒理学研究 | 姚新苗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2011/28/10 | 
  
   | Hematuria after orthopedic tuina: a case report and brief review of literature | 应晓明 |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 2011, doi:10.1155/2011/953686 | 
  
   | Clinical teaching case report: avoiding incorrect diagnosis of fibromyalgia syndrome | 应晓明 | the journal of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 | JUNE,2011 | 
  
   | 麻醉下正骨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 | 应晓明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1/29/7 | 
  
   | 骶疗配合仰卧牵引抱膝压腰法治疗腰椎滑脱症18例 | 袁相龙 | 医学信息 | 2011/24/10 | 
  
   | 汪慧敏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撷著 | 詹明洁 | 光明中医 | 2011/26/8 | 
  
   | 三伏贴膏治疗产后身痛1例 | 詹明洁 | 针灸临床杂志 | 2011/27/8 | 
  
   | 干燥综合征从肾阴虚论治 | 张  艳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4 | 
  
   | 第七例—系统型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症 | 张  艳 | 浙江医学 | 2011/33/10 | 
  
   | 运用中药周期方法治疗冲任失调型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 张理梅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11/12/2 | 
  
   | 艾灸百会穴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MKⅡmRNA 的影响 | 张全爱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25/5 | 
  
   | 头穴电针治疗缺血性记忆障碍15例--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 张全爱 | 中国医药学刊 | 2011/9/6 | 
  
   | 头针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缺损功能及对脑组织TrKA的影响 | 张全爱 | 中国医药学刊 | 2011/9/4 | 
  
   | 加味桂枝汤熏洗防治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张卫平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2 | 
  
   | 卡培他滨治疗老年人恶性肿瘤28例临床观察 | 张卫平 | 中国基层医药 | 2011/18/11 | 
  
   | SALL4/BMI-1基因在骨髓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张卫平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2011/21/2 | 
  
   | Roy适应模式护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对照研究 | 章旭萍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2 | 
  
   | 音乐背景下按揉睛明穴治疗失眠症73例 | 章旭萍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46/2 | 
  
   | 定颤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疗效观察 | 赵建高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1/21/8 | 
  
   | 关于临床中药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 | 赵锦燕 |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 2011/9/2 | 
  
   | 小圆肌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致上臂痛临床应用 | 郑安康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1/2/63 | 
  
   | 顿足锻炼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疗效观察 | 周国庆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1/21/8 | 
  
   | 二甲双胍分别配伍三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成本--效果比较 | 周巧云 | 中国乡村医药 | 2011/18/10 | 
  
   | 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痴呆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决策 | 周志虹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35/2 | 
  
   | 心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 | 周志虹 | 护理与康复 | 2011/10/6 | 
  
   | 大推拿整骨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舒适护理 | 庄素芳 | 护理与康复 | 2011/10/12 | 
  
   | 2010 | 蔡瑞康教授治疗黄褐斑经验 | 柏亚萍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0/5/11 |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9例随访分析 | 陈  华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10/18/05 | 
  
   | 针灸推拿实践技能教学与考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陈华德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0/18/2 | 
  
   | 百会穴电针和埋线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陈华德 | 上海针灸杂志 | 2010/18/4 | 
  
   | 电针百会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 | 陈华德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18/2 | 
  
   | 包膜药饼穴位热敷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0例 | 陈利芳 | 中医杂志 | 2010/51/10 | 
  
   | 靳三针治疗中风性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 | 陈晓军 | 江苏中医药 | 2010/42/11 | 
  
   | 温针灸临床运用体会 | 陈晓军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12/10 |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崔  健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34/2 | 
  
   | 线粒体膜电位与精子功能的关系 | 董浙清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2010/20/5 | 
  
   | PCR-SSP技术在HLA分型中的应用 | 董浙清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2010/0/5 | 
  
   | ER、PRL、HER-2、VEGF、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分析 | 董浙清 |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 2010/8/4 | 
  
   | 蛙式四步扳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 | 范炳华 | 中国骨伤 | 2010/23/8 | 
  
   | 三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护理体会 | 方  红 | 护理与康复 | 2010/9/3 | 
  
   |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推拿正骨复位术护理 | 方  红 | 解放军护理杂志 | 2010/27/2B | 
  
   | 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 | 方  红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34/4 | 
  
   | 不同时间经皮穴位电刺激抗大鼠慢性运动性疲劳以及对海马和下丘脑形态与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 | 方剑乔 | 上海针灸杂志 | 2010/29/11 |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跑台运动大鼠血浆氨基酸及中缝背核细胞外液5-HT含量的影响 | 方剑乔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2010/29/3 | 
  
   | 器械过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屈曲畸形 | 高根德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10/18/12 | 
  
   | 近5年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概况 | 洪珍梅 | 江西中医药 | 2010/41/8 | 
  
   | “腹五针”合足三里、三阴交的临床应用 | 胡忠根 | 光明中医 | 2010/7/1233 |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 | 黄冉冉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2010/30/21 |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Ⅲ、Ⅳ度混合痔临床疗效分析 | 蒋三亚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0/48/33 | 
  
   |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49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金善恩 | 肿瘤学杂志 | 2010/16/4 | 
  
   | 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金善恩 | 浙江创伤外科 | 2010/15/3 | 
  
   | 运动疗法结合中药薰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与护理 | 梁美君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12/3 | 
  
   | 针刺结合手法分离治疗粘连期肩周炎36例 | 林家驹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0/45/5 | 
  
   | 谈医院合并重组后的网络规划与实施方案 | 刘海林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17/19 | 
  
   | 高层病房楼设计与使用缺陷对消防安全的威胁 | 刘苏京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2010/26/11 | 
  
   | 推拿后伸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 吕立江 | 中国骨伤 | 2010/23/10 | 
  
   | 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 吕立江 | 中医正骨 | 2010/22/3 | 
  
   | 挑刺按摩配合中药调理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 马  丽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0/48/30 | 
  
   | 燔针劫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思路探讨 | 马睿杰 | 针灸临床杂志 | 2010/26/11 | 
  
   | 乳腺癌术后中医药辅助治疗用药规律研究 | 冉  冉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0/28/9 | 
  
   | 三种腋臭去除术的术式演变和效果比较 | 申五一 |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2010/16/3 |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 | 申五一 | 浙江医学 | 2010/32/4 | 
  
   | 头皮针配合体穴按压治疗胆心综合征46例 | 施  园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0/45/2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 施一春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10/8/9 | 
  
   | 按揉合谷穴在阑尾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 舒冬利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34/2 | 
  
   | 方剑乔针药合治恶性综合征验案 | 王晨瑶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0/45/12 |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寒哮216例疗效观察 | 王  伟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0/45/10 |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寻常性座疮综述 | 徐慧敏 | 中华医学杂志 | 2010//总第114 | 
  
   | 运动疗法对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ADL的影响 | 徐守宇 | 中医正骨 | 2010/22/4 |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及预后 | 徐铮青 | 浙江创伤外科 | 2010/15/5 | 
  
   | 揉捏牵转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100例 | 许  丽 | 中国民间疗法 | 2010/18/8 | 
  
   | 三伏灸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杨丹红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34/4 | 
  
   | 平喘Ⅰ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哮喘小鼠TNF-αET-1影响的研究 | 杨季国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0/28/8 | 
  
   | 益骨口服液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 | 姚新苗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10/18/1 | 
  
   | 益骨口服液对去势大鼠骨密度与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 姚新苗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34/2 | 
  
   | 影响麻醉下正骨推拿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应晓明 | 实用医学杂志 | 2010/26/17 | 
  
   | 持续温热效应对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作用 | 袁相龙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0/28/6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痤疮经验及体会 | 张理梅 | 现代中医药 | 2010/30/3 | 
  
   | 粗针督脉留针治疗对迟发型变态反应性小鼠的影响 | 张理梅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0/25/10 | 
  
   | 类风湿性关节炎铺灸治疗的护理 | 章旭萍 | 解放军护理杂志 | 2010/27/12B | 
  
   | 艾司洛尔治疗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危重患者的疗效观察 | 周三军 | 浙江临床医学 | 2010/12/1 | 
  
   | BiPAP模式呼吸支持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观察 | 周三军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0/48/32 | 
  
   | 2009 | 彩色多普勒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应用价值 | 蔡  劲 | 浙江医学 | 2009/31/6 | 
  
   | 关于针灸特色疗法的研究思考 | 陈华德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33/5 | 
  
   | 百会穴长留针缓解考前紧张综合征效应研究 | 陈华德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44/5 | 
  
   | 裘昌林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 | 陈利芳 | 世界中医药 | 2009/4/2 | 
  
   | 针灸治疗中风若干问题商榷 | 陈晓军 | 中医杂志 | 2009/50/2 | 
  
   | 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 陈晓军 | 上海针灸杂志 | 2009/28/4 | 
  
   | 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不寐21例 | 陈晓军 | 中国针灸 | 2009/29/4 | 
  
   | 针灸治疗中风后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体会 | 陈晓军 | 中国针灸 | 2009/29/11 | 
  
   |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 | 丁学军 | 海峡药学 | 2009/21/6 | 
  
   |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54例疗效观察 | 丁学军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 2009/23/5 | 
  
   | 胆囊息肉95例B超分析 | 丁延华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9/19/7 | 
  
   | 推拿对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形态学及血流速的影响 | 范炳华 | 中国骨伤 | 2009/22/5 | 
  
   | 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穴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 方剑乔 | 针刺研究 | 2009/34/2 |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力竭运动大鼠海马、中脑5-HT及代谢产物含量影响的机制 | 方剑乔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09/24/3 | 
  
   | 电针对气囊炎症模型大鼠前炎症细胞因子诱导COX-2表达的影响 | 方剑乔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9/16/6 | 
  
   | 针灸医学秉于临床:疗效-优势-科学研究是其未来的保证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33/5 | 
  
   | 运动疗法结合阻滞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何帮剑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09/17/11 | 
  
   | 痉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一 | 何若苹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44/1 | 
  
   | 湿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二 | 何若苹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44/2 | 
  
   | 暍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三 | 何若苹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44/3 | 
  
   | 虐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七 | 何若苹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44/11 | 
  
   | 何任教授扶正祛邪思想研究 | 何若苹 | 天津中医药 | 2009/26/4 | 
  
   | 银质针结合推拿治疗顽固性手臂麻木一则 | 胡忠根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33/3 | 
  
   | 穴位自血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41例 | 金红梅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9/19/12 | 
  
   | 电针预防大鼠运动性疲劳及其对脑内5-HT分解代谢的影响 | 梁  宜 | 江苏中医药 | 2009/41/11 | 
  
   | 5-羟色胺痛觉调制与针灸镇痛相关研究 | 梁  宜 | 上海针灸杂志 | 2009/28/8 | 
  
   | 电针诱导神经生长因子透血脑屏障效应及其机制分析 | 林咸明 | 针刺研究 | 2009/34/2 | 
  
   | 电针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林咸明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2009/31/6 | 
  
   | 从营卫与血管舒缩的相关性论偏头痛的针灸治疗 | 林咸明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9/16/5 | 
  
   | 传承弘扬中医瑰宝  做大做强药浴产业 | 刘苏京 | 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09/17/12 | 
  
   | 针刺干预脑缺血损伤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新思路 | 刘  喆 | 针刺研究 | 2009/34/1 | 
  
   | SAHA对p53野生型及敲低的肿瘤细胞体外抑制效应 | 楼  炜 | 医药导报 | 2009/28/5 | 
  
   | 超声波导入的促渗作用及其对皮肤微观结构的影响 | 楼  炜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2009/26/6 | 
  
   | 不同作用方向的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 吕立江 | 中国骨伤 | 2009/22/4 | 
  
   | 杠杆定位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照试验 | 吕立江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33/4 | 
  
   | 黄褐斑的激光及强脉冲光治疗进展 | 马  丽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9/18/8 | 
  
   | The Effect of tne Expression of NCAM Following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 Rats Tre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on Nuchal Region | 马睿杰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 2009/18/3 | 
  
   | 虞孝贞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妇科验案举隅 | 马睿杰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9/25/9 | 
  
   | 针药结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GAP-43mRNA和BDNFmRNA表达的影响 | 马睿杰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09/27/3 |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 孟  亮 | 浙江医学 | 2009/31/1 | 
  
   | 耳穴贴压合烟雾吞咽法治消化道肿瘤后期呃逆26例 | 施  园 | 江西中医药 | 2009/40/6 | 
  
   | 手术标本的程序化管理 | 舒冬利 | 中华护理杂志 | 2009/44/6 | 
  
   | 手术标本的程序化管理 | 舒冬利 | 护理与健康 | 2009/8/3 | 
  
   | 王绪鳌运用清解补脾法治疗瘿瘤经验举隅 | 陶丽华 | 中医杂志 | 2009/50/4 |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脑缺血抗炎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与中药研究新思路 | 王改梅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9/16/8 | 
  
   | 血清CA15-3对乳腺癌、肺癌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 夏文进 | 肿瘤学杂志 | 2009/15/5 | 
  
   | 无创呼吸机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徐慧连 | 中国基层医药 | 2009/16/5 | 
  
   |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徐慧连 | 中国基层医药 | 2009/16/6 | 
  
   | 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中脑酪氨酸羟化酶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 | 杨丹红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09/27/11 | 
  
   | 平喘Ⅰ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哮喘小鼠血清IL-10、IL-12的影响 | 杨季国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33/5 | 
  
   | 益骨口服液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药效学研究 | 姚新苗 | 浙江临床医学 | 2009/11/10 | 
  
   | 弯形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观察 | 姚新苗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9/19/12 | 
  
   | 益骨口服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0例 | 姚新苗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9/19/3 | 
  
   | 益骨口服液对去势大鼠血清激素及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 姚新苗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9/44/12 | 
  
   | 益骨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 姚新苗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2009/26/12 | 
  
   | 不同针灸疗法抗大鼠运动性疲劳疗效比较 | 应晓明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09/27/1 | 
  
   | 我院门诊口服钙制剂临床应用分析 | 俞婷婷 | 中国药业 | 2009/18/7 | 
  
   | 针灸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 詹明洁 | 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09/17/6 | 
  
   | 针灸减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张理梅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11/10 |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关系的探讨 | 张咩庆 | 浙江预防医学 | 2009/21/1 | 
  
   | 王樟连教授针灸学术思想菁华 | 张全爱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32/2 | 
  
   | 张璐眼科针灸学术思想浅析 | 张全爱 | 江苏中医药 | 2009/41/6 | 
  
   | 天宗穴考证及临床应用 | 张全爱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9/9/7 | 
  
   | 针灸与“四时”理论探微 | 张全爱 | 中医杂志 | 2009/50/增刊 | 
  
   | 葛根素注射液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样作用的研究 | 张文瑜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9/19/8 | 
  
   |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血压、血脂的临床关系 | 赵峻峰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09/9/2 | 
  
   | 2008 | 王绪鳌治疗乳腺癌经验 | 陈利芳 | 中医杂志 | 2008\49\9 | 
  
   | 裘昌林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撷菁 | 陈利芳 | 中医杂志 | 2008\49\增刊 | 
  
   | 胡芝兰教授治疗中风经验撷菁 | 陈晓军 | 光明中医 | 2008\23\3 | 
  
   |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One Case with Numbness in Supraclavicular Fossa by Acupuncture | 陈晓军 |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 2008\6\3 | 
  
   | 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穴治疗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及其部分血液流变学机制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32\5 | 
  
   | 虞孝贞教授针灸治疗疑难病症撷要 | 洪珍梅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8\24\11 | 
  
   | 银质针治疗膑下脂肪垫损害性膝关节痛64例 | 胡忠根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32\4 | 
  
   | 温针治疗耳鸣 | 胡忠根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32\1 | 
  
   | 银质针治疗腰突症手术后遗症临床观察 | 胡忠根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8\24\9 | 
  
   | 天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 林家驹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32\3 | 
  
   | 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84例 | 林家驹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8\43\10 | 
  
   | 针灸加正骨治疗颈性眩晕58例临床观察 | 林家驹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8\43\3 | 
  
   | Functional Feature of "Five Yang Acupoints"in Governor Vessel | 林咸明 |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 2008\6\3 | 
  
   | 医院药房固体制剂包装情况简析 | 刘道华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32\2 | 
  
   | 针灸治疗脑缺血炎症反应的新靶点--PPAR-γ | 刘  喆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2008\14\12 | 
  
   | 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吕立江 | 中国骨伤 | 2008\21\8 | 
  
   | 铁皮石斛在滋阴补肾汤治疗阴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的研究 | 吕立江 | 中华当代医学与临床 | 2008年11期 | 
  
   | 针药并用治疗疑难病两则 | 马睿杰 | 上海针灸杂志 | 2008\27\7 | 
  
   | 不同剂量黄芪煎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代谢的影响 | 陶丽华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8\43\10 | 
  
   | 复方血竭巴布剂穴位敷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 汪慧敏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8\15\2 | 
  
   | 方剑乔运用电针治疗面瘫面痛的临床经验 | 王晨瑶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8\43\3 | 
  
   |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 王  鹏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32\1 | 
  
   | TCD评估针刺百会穴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 | 吴国英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32\1 | 
  
   | 范炳华三向推拿风池穴思路及临证撷菁 | 徐泉珍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8\18\8 | 
  
   | 平喘Ⅰ号对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哮喘小鼠血清IL-4、IFN-γ的影响 | 杨季国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8\15\1 | 
  
   | 牵引下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关节病影像学观察 | 袁相龙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32\6 | 
  
   | 电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 詹明洁 | 上海针灸杂志 | 2008\27\1 | 
  
   | 刘世琼教授针灸治痛思维及临证应用 | 张全爱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8\24\8 | 
  
   | 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9例疗效观察 | 翁  军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2008\22\7 | 
  
   | 推拿松肌及整骨手法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7例 | 翁  军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32\4 | 
  
   | 2007 | 针刺胃经穴治疗胃肠实热型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 柏亚萍 | 上海针灸杂志 | 2007\26\02 | 
  
   | 针刺胃经经穴治疗胃肠实热型肥胖的临床观察 | 柏亚萍 | 针刺研究 | 2007\32\02 | 
  
   | Clinic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Obesity of Gastrointestinal Excessive Heat by Puncturing Acupoints of Stomach Meridian | 柏亚萍 |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 2007\05\04 | 
  
   | 133例脑肿瘤中医治疗经验 | 陈炳旗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7\31\06 | 
  
   |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盆腔炎大鼠SIgA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 陈利芳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07\25\11 | 
  
   | Professor ZHANG An-li's experiences on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 陈晓军 |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 2007\17\04 | 
  
   | “髓海不足”与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相关性研究 | 范炳华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7\31\01 | 
  
   | 桡尺近侧关节损伤与网球肘的鉴别及手法治疗 | 范炳华 | 中国骨伤 | 2007\20\06 | 
  
   | 《黄帝内经》所论之眩晕探析 | 范炳华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7\42\12 | 
  
   | 针药复合麻醉的新思路——经皮穴位电刺激参与全麻行控制性降压中对器官保护的可行性 | 方剑乔 | 针刺研究 | 2007\32\06 | 
  
   | 电针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的抗炎效应及对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 方剑乔 | 针刺研究 | 2007\32\04 | 
  
   | 不同时期电针对大鼠急性炎症及COX-2表达的影响 | 方剑乔 | 上海针灸杂志 | 2007\26\03 | 
  
   |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淤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技术 | 方剑乔 | 中国乡村医学 | 2007\14\10 | 
  
   | 椎动脉缺血后大鼠脑组织的组织学改变 | 高根德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07\15\07 | 
  
   | 何任中医承传方法述要 | 何若苹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7\42\01 | 
  
   | 端提手法结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 | 吕立江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7\30\03 | 
  
   | 项针临床研究进展 | 马睿杰 | 辽宁中医杂志 | 2007\34\07 | 
  
   | 双膝顶后伸扳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56例 | 倪  锋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7\42\12 | 
  
   | 活血搜风法合针刀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20例 | 万全庆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7\17\11 | 
  
   | 中药内服结合手法治疗陈旧性尾骶痛108例 | 万全庆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7\42\08 | 
  
   | 复方血竭贴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浆PGF2α及血清IL-1β的干预作用 | 汪慧敏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7\31\03 | 
  
   | 肩髃穴电针对肩关节周围炎家兔模型的干预作用 | 王晨瑶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7\31\04 | 
  
   | 腹针经皮电刺激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即时镇痛效应的观察 | 王樟连 | 中国针灸 | 2007\27\09 |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阻滞疗法 | 许  丽 | 中华脊柱医学 | 2007\04\01 | 
  
   | 益骨汤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骨保护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 姚新苗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07\15\05 | 
  
   | 针刀合并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研究 | 姚新苗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7\17\02 | 
  
   | 蒋文照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 | 余美献 | 世界中医药 | 2007\02\04 | 
  
   | 中医面部色诊的再认识 | 余美献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7\42\07 | 
  
   | 健脾祛邪汤治疗HP相关性溃疡60例 | 余美献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7\31\03 | 
  
   | 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12例 | 詹明洁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7\23\11 | 
  
   | 穴位埋线对肥胖大素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张理梅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7\08\10 | 
  
   | 穴位埋线中医辨证治疗痤疮100例 | 张理梅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7\16\01 |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成年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 刘  喆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07\22\03 | 
  
   | 2006 | 耳尖放血疗法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 | 陈华德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6\22\18 | 
  
   | 用fMRI技术探讨针刺百会穴对脑功能的影响 | 陈华德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6\30\06 | 
  
   |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形态学改变的中医分型及推拿治疗 | 范炳华 | 日本杂志-推拿医学 Journal of Tuina Medicine
 | 2006\8\2 | 
  
   | 雷马贴膏穴位敷贴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 方剑乔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6\13\04 | 
  
   | 雷马贴膏穴位敷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6\01 | 
  
   | 电针治疗CIA大鼠慢性炎症及对COX-2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6\02 | 
  
   |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不同时期肩周炎疗效观察 | 方剑乔 | 中国针灸 | 2006\26\01 | 
  
   | 何任教授的医德与风格 | 何若苹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6\30\05 | 
  
   | 何任临证经验研究——杂病诊治医案举隅 | 何若苹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06\40\06 | 
  
   | 针刺加α-干扰素局部封闭治疗寻常疣32例 | 黄高敏 | 中国民间疗法 | 2006\14\08 | 
  
   | 针刺运动结合循经推拿治疗不同分期的偏瘫 | 解光尧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6\30\04 | 
  
   | 电针对SD大鼠MCAO模型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塞体积的影响 | 刘  喆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6\12\06 | 
  
   | 《针灸甲乙经》处方配穴规律浅析 | 刘  喆 | 甘肃中医 | 2006\19\专辑 | 
  
   | 针刀为主治疗顽固性网球肘45例 | 万全庆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6\30\04 | 
  
   | 推拿防治慢性疲劳综合症 | 许  丽 | 中国临床新医学 | 2006\06\09 | 
  
   | 针刺配合药物对帕金森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 杨丹红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6\22\06 | 
  
   | 针刺结合药物治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及对血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杨丹红 | 中国临床康复 | 2006\10\19 | 
  
   | 中医药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临床研究 | 杨季国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6\30\06 | 
  
   | 平喘Ⅰ号对哮喘小鼠炎性细胞和白介素-4水平的影响 | 杨季国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6\13\05 | 
  
   | 益骨汤对去势大鼠血清激素水平、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 姚新苗 | 中医正骨 | 2006\18\01 | 
  
   | 穴位埋线在面部皮肤病中的应用 | 张理梅 | 中国民间疗法 | 2006\14\04 | 
  
   | 粗针在面部损美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 张理梅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06\21\06 | 
  
   | 腰突症行大推拿整复术后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 庄素芳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6\30\05 | 
  
   |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 庄素芳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06\06\05 | 
  
   | 2005 | 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学科的建设状况及发展途径 | 范炳华 | 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05\13\4 | 
  
   | 综合性医院中医学科建设状况及发展途径 | 范炳华 | 浙江中医药 | 2005\0\2 | 
  
   | 椎动脉性眩晕的血管形态学变化及分型研究 | 范炳华 | 中国骨伤 | 2005\18\9 | 
  
   | 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与眩晕的关系 | 范炳华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05\13\6 | 
  
   | 电针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和对COX蛋白表达的影响 | 方剑乔 | 针刺研究 | 2005\30\4 | 
  
   | 更年安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绝经期抑郁症 | 侯钦銮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5\29\6 | 
  
   | 中 西药结合治疗宫颈妊娠大出血1例 | 侯钦銮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5\14\19 | 
  
   | 推拿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 | 厉    巧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5\29\2 |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 刘  喆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2005\27\10 | 
  
   | 大脑中动脉闭阻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建立与评价 | 刘  喆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2005\14\10 | 
  
   | 电针对成年脑缺血大鼠缺血侧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 刘  喆 | 中国临床康复 | 2005\09\26 |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病理形态的影响 | 刘  喆 | 中国针灸 | 2005\25\12 | 
  
   | 定喘穴位注射治疗喉性干咳的临床观察 | 王  伟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5\0\8 | 
  
   | 针灸治疗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31例 | 杨丹红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5\29\5 | 
  
   | 平喘Ⅰ号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的影响 | 杨季国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5\29\2 | 
  
   | 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哮喘关系的研究 | 杨季国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5\29\5 | 
  
   | 经络宁口服液的抗炎镇痛药理研究 | 姚新苗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5\29\1 | 
  
   | 一次性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 袁相龙 | 中国骨伤 | 2005\18\5 | 
  
   | 旋转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 袁相龙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5\29\6 | 
  
   | 飞蚊症的中医诊治 | 邹庆宇 | 中国科技信息 | 2005\0\10 | 
  
   | 2004 |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研究进展 | 陈华德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4\11\2 | 
  
   | 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疗效观察 | 陈华德 | 中国针灸 | 2004\24\4 | 
  
   | 耳尖放血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血清NO的影响 | 陈华德 | 中医药学刊 | 2004\22\5 | 
  
   | 椎动脉供血不足成因的三维CT血管造影观察 | 范炳华 | Chinese J Trad Med Traum&Orthop | 2004\12\2 | 
  
   |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形态学改变及其对血流速的影响 | 范炳华 | 中国骨伤 | 2004\17\1 | 
  
   | CT导向下骶髂关节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 高根德 | Chinese J Trad Med Traum&Orthop | 2004\12\2 | 
  
   | 论神经干细胞在缺血性脑病针灸研究中的新思路 | 刘    喆 | 中国针灸 | 2004\24\1 | 
  
   | 扩胸对抗扳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 | 吕立江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4\28\5 | 
  
   |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思路 | 邵晓梅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4\28\4 | 
  
   | 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浆6-keto-PGF1a水平的影响 | 汪慧敏 | 上海针灸杂志 | 2004\23\10 | 
  
   | 当归注射液对肾性高血压鼠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a的影响 | 王樟连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4\28\3 | 
  
   |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肥胖症的思路和机制 | 谢远军 | 中华推拿疗法杂志 | 2004\3\1 | 
  
   | 头皮针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 张海峰 | 针刺研究 | 2004\29\2 | 
  
   | 2003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水含量的影响 | 陈华德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3\27\2 | 
  
   |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实验研究 | 陈华德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3\1\9 | 
  
   | 电针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镇痛效应和抗体、IL-1β水平的影响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3\27\1 | 
  
   | 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6例的临床观察 | 解光尧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3\27\3 | 
  
   | 穴位水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7例临床观察 | 林咸明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3\10\1 | 
  
   | 穴位注射“冰片液”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 林咸明 | 针刺研究 | 2003\28\2 | 
  
   | 穴位天灸结合凉血活血药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 林咸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 2003\11\1 | 
  
   | 中药结合电针治疗焦虑症86例临床观察 | 阮继源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3\27\4 | 
  
   | 七厘散穴位敷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 汪慧敏 | ShanghaiJ.Acu-Mox | 2003\22\4 | 
  
   | 针刺治疗局部肥胖 | 汪慧敏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3\10\6 | 
  
   | 偏瘫不同分期的针灸治疗 | 汪慧敏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3\19\6 | 
  
   | 寒哮与热哮的中医辨证要点是什么? | 王     伟 | 中医杂志 | 2003\44\3 | 
  
   | 《寿世保元》论灸法 | 王     伟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3\27\1 |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 | 王     伟 | 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03\19\2 | 
  
   | 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支气管扩张咯血128例 | 王     伟 | Shanghai J A cu-mox | 2003\22\3 | 
  
   | 穴位注射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支气管扩张咯血128例 | 王     伟 | Chinese Acupuncture&Maxibustion | 2003\23\4 | 
  
   | 当归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炎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 王樟连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3\27\3 | 
  
   | 纳米技术在针灸推拿学中应用初探 | 谢远军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3\27\3 | 
  
   | 终板蛋白多糖的变化对颈椎间盘力学性能的影响 | 应    航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2003\20\1 | 
  
   | 2002 | Influence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Experimental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Rats | Fang Jianqiao |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Clinical Acupuncture | 2002\13\1 | 
  
   | Treating 61 Cases of Infantile Cerebral Palsy with Acupuncture | hua-de Chen | Americ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2002\3\2 | 
  
   | 针刺结合红色光照射治疗面神经炎——附针刺治疗20例对照观察 | 蔡明华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2\37\6 | 
  
   | 治疗软组织损伤的针灸工具运用 | 蔡明华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2\12\9 | 
  
   | 推拿治疗早期中老年脑血管缺血性疾病(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 褚海林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2\26\3 | 
  
   | 垫枕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作用原理的光弹研究-Ⅱ | 范炳华 | 中国临床康复 | 2002\6\4 | 
  
   | 垫枕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作用原理的光弹研究-Ⅰ | 范炳华 | 中国临床康复 | 2002\6\2 | 
  
   |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Zusanli(ST36) on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in Rats | Jianqiao Fang | Americ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2002\3\1 | 
  
   | 环氧合酶-2在炎症疼痛中的表达及电针干预的可能性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2\26\2 | 
  
   |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疗效观察 | 方剑乔 | 中国针灸 | 2002\22\4 | 
  
   | 经皮电刺激对荷瘤鼠的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2\37\3 | 
  
   |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思路探讨 | 方剑乔 | 中国针灸 | 2002\22\1 | 
  
   | 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研究 | 高根德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02\10\1 | 
  
   | 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研究进展 | 高根德 | 中医正骨 | 2002\14\5 | 
  
   | 强直脊柱炎成纤维细胞分泌骨钙素的实验研究 | 高根德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02\9\4 | 
  
   | 羧甲基几丁糖对兔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细胞体外培养影响实验研究 | 高根德 | 浙江临床医学 | 2002\4\6 | 
  
   | 通痹灵胶囊对体外培养的强直性脊柱炎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 高根德 | 中医正骨 | 2002\14\2 | 
  
   | 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痤疮80例 | 胡芝兰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2\26\4 | 
  
   | 天灸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 林咸明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2\37\11 | 
  
   | 论穴位注射疗法的革新 | 林咸明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2\26\6 | 
  
   | 穴位天灸发泡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 林咸明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2\9\12 | 
  
   | 天灸“引赤发泡”作用机制探讨 | 林咸明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2\18\12 | 
  
   | 不同浓度“冰片液”穴位注射促血脑屏障开放的比较 | 林咸明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02.12 | 
  
   | 脂清冲剂对高脂血症家兔血脂及血清丙二醛(MDA)的影响 | 陆  红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2\12\4 | 
  
   | 中药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抑郁症34例 | 阮继源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2\26\3 | 
  
   | 基因表达谱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意义 | 孙德利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2\9\1 | 
  
   | 基因表达谱——中医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思考 | 孙德利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2\26\1 | 
  
   | 天灸调节环磷酰胺小鼠造血功能的研究. | 孙德利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2\26\3 | 
  
   |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ting ectopic  endometriun | 汪慧敏 |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2002\22\3 | 
  
   | 辨证取穴治疗哮喘探要 | 王    伟 |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Internal Medicine | 2002\16\4 | 
  
   | 头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 王    伟 | 辽宁中医杂志 | 2002\29\10 | 
  
   | 天灸诌议 | 王    伟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2\18\12 | 
  
   | Medicinal vesiculation therap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 王   伟 | Work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 2002\12\4 | 
  
   | 寒哮与热哮的中医辨证区别点述要 | 王   伟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2002;(6) | 
  
   | 推拿治疗106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 谢远军 | 《按摩与引导》 | 2002\18\4 | 
  
   | 浅谈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 许  丽 | 河南中医 | 2002\22\5 | 
  
   | 小儿脑瘫的手法治疗 | 许    丽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2\26\2 | 
  
   | 温经膏穴位贴敷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对p53基因的影响 | 宣丽华 | 针刺研究 | 2002\27\2 | 
  
   | 中药补肾为主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颈椎病临床分析 | 姚新苗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2\12\7 | 
  
   | 电针、牵引配合手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 叶德宝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2\26\3 | 
  
   | 2001 | The function of piont injection in improving learning and memory dysfunction caused by cerebral ischemia | Chen hua-d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 2001\12\1 | 
  
   | The function of piont injection in improving learning and memory dysfunction caused by cerebral ischemia | Chen hua-de | The 1's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Congress of KIHA | 2001\4\1 | 
  
   |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InfantileCcerebral Hemiplegia with Acupuncture | Chen hua-de |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Clinical Acupuncture | 2001\12\2 | 
  
   |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102 cases of insomnia with            point-application | Ruan Jiyua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 2001\12\2 | 
  
   | 有色光照射治疗网球肘疗效观察 | 蔡明华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1\11\5 | 
  
   | 天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效与HBV在PBMC中不同存在状态的关系研究 | 陈海英 | 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1\0\4 | 
  
   | 耳尖穴的临床应用 | 陈华德 | 光明中医 | 2001\16\4 | 
  
   | 针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证34例 | 陈华德 | 湖南中医药导报 | 2001\7\2 | 
  
   |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61例 | 陈华德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1\36\4 | 
  
   | 针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证33例 | 陈华德 | 全息生物医学杂志 | 2001\6\1 | 
  
   | 穴位注射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脑内NO含量的影响 | 陈华德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1\8\4 | 
  
   | 昆山接骨片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骨的影响 | 陈  奕 | 中医正骨 | 2001\13\1 | 
  
   | 陈省三老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 | 褚海林 | 按摩与导引 | 2001\17\4 | 
  
   | 推拿临症一得 | 褚海林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1\25\2 | 
  
   | 经穴经皮电刺激“足三里”穴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 方剑乔 | 针刺研究 | 2001\26\1 | 
  
   | 直接灸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影响 | 刘金洪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1\8\3 | 
  
   | 隔药饼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 | 阮继源 | 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01\17\3 | 
  
   | 复眠汤合穴贴治疗失眠102例——附安定治疗72例对照观察 | 阮继源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1\36\3 | 
  
   | 隔药饼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 | 阮继源 | 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01\17\3 | 
  
   | 解痹散结合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5例临床观察 | 阮继源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1\8\4 | 
  
   | 力平脂撤停继水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 阮继源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1\8\5 | 
  
   | 天灸对环磷酰胺大鼠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 孙德利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1\8\5 | 
  
   | 基因表达谱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意义 | 孙德利 | 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文集 | 2001,10 | 
  
   | 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 | 汪慧敏 | 中医杂志 | 2001\42\6 | 
  
   | 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82例 | 王  伟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1\8\3 | 
  
   | 试论穴位注射中的补与泻 | 王樟连 | 中国针灸 | 2001\21\7 | 
  
   | 推拿特效手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 谢远军 | 按摩与导引 | 2001\ 17\3 | 
  
   | 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体会 | 许    丽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1\25\5 | 
  
   | 穴位注射对实验性雌激素水平增高和乳腺组织增生的影响 | 杨丹红 |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 2001\3\1 | 
  
   | 论偏头痛头痛期的分相及其临床应用 | 叶德宝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1\25\3 | 
  
   | 也谈针刺补泻定量化 | 叶德宝 | 中国针灸 | 2001\21\8 | 
  
   | 电针阿是穴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120例 | 叶德宝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1\25\5 | 
  
   | 推拿手法实验应力分析 | 应  航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2001\ 18\1 | 
  
   | 骨质疏松症诊治研究新进展 | 詹红生 | 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文集 | 2001,10 | 
  
   | 补肾复方含药血清对骨吸收陷窝影响的量效关系研究 | 詹红生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1\25\3 | 
  
   | 用含药血清方法观察补肾益精方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 詹红生 | 中国骨伤 | 2001\14\3 | 
  
   | 含补肾益精方的切卵大鼠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 詹红生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2001\12\5 | 
  
   | 补肾方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 詹红生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1\25\5 | 
  
   | 补肾益精方对ODF、OPG、RANK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詹红生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2001\17\6 | 
  
   | 上海市区283例绝经人群及低骨量者虚证证型调查 | 詹红生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1\15\2 | 
  
   | 玉液汤加减合黄连素治疗Ⅱ型糖尿病56例 | 张彩萍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1\25\4 | 
  
   | 2000 | SHORT-TERM  AND  LONG-TERM  OBSERVATION  ON 250MIGRAINEUR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THERAPYCOMBINED  WITH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 Ye Debao | World J.Acup-Mox | 2000\10\3 | 
  
   | 分区针刺镇痛 | 蔡明华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0\16\7 | 
  
   | 天枢穴的临床新用 | 蔡明华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0\7\3 | 
  
   | 慢性乙型肝炎的IL-2mRNA和IL-6mRNA水平的研究 | 陈海英 | 浙江医学 | 2000\22\4 | 
  
   | 马钱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 陈海英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0\7\6 | 
  
   | 辨病与辨证结合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 | 陈华德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0\16\4 | 
  
   | 多针浅刺法的临床运用 | 陈华德 | 中国针灸 | 2000\20\增 | 
  
   | 直肠粘膜内脱垂案 | 陈华德 | 中国针灸 | 2000\20\12 | 
  
   | “哑门”穴位注射改善小鼠脑缺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 陈华德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24\6 | 
  
   | 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的中医治疗进展 | 单建贞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24\增 | 
  
   | 卫毛汤治疗闪腰60例疗效观察 | 杜汉中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24\2 | 
  
   | 独活寄生汤对小鼠胶原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 方剑乔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0\7\5 | 
  
   | 斑蝥穴位敷贴治疗小鼠胶原性关节炎的初步观察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 24\1 | 
  
   | 温针灸治疗急性风湿性膝关节炎50例 | 林兵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 24\4 | 
  
   | 导引吐纳功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临床观察 | 刘元亮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 24\1 | 
  
   | 手法结合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6例 | 吕立江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0\ 7\7 | 
  
   | 复眠膏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症142例临床观察 | 阮继源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 24\5 | 
  
   | 中药继力平脂撤停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 阮继源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24\6 | 
  
   | 针灸治疗中风研究进展 | 邵  诵 | 江西中医药 | 2000\ 31\4 | 
  
   |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 | 孙德利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0\ 7\2 | 
  
   | 麦粒灸对环磷酰胺大鼠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 | 孙德利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0\ 7\3 | 
  
   | 天灸对环磷酰胺大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 孙德利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 24\1 | 
  
   | 天灸的应用与展望 | 孙德利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0\ 7\6 | 
  
   | 人类基因组研究与中医药现代化 | 孙德利 | 科技通报 | 2000\16\增刊 | 
  
   | 天灸后环磷酰胺小鼠血清对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 | 孙德利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0\ 14\4 | 
  
   | 养阴通瘀方对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及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万海同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0\7\9 | 
  
   | 养阴通瘀方对心脑血管病血瘀证及血脂指标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 | 万海同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 24\2 | 
  
   | 穴位注射加隔药饼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 汪慧敏 | 中国针灸 | 2000\20\11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针灸治疗临床研究 | 汪慧敏 | 针刺研究 | 2000\25\2 | 
  
   |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 王樟连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 24\5 | 
  
   | 经脉循行线上组织氧分压的观察及其针刺的影响 | 谢远军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0\ 7\6 | 
  
   | 浅谈推拿手法的刚柔辩证 | 许  丽 | 江苏中医 | 2000\专刊 | 
  
   | 试论骨质增生病的预防与保健 | 许  丽 | 中医函授通讯 | 2000\ 19\2 | 
  
   | 穴位注射对大鼠试验性乳腺增生病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 杨丹红 | 上海针灸杂志 | 2000\19\增刊 | 
  
   | 穴位注射对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降脂作用研究 | 杨丹红 | 针灸临床杂志 | 2000\ 16\1 | 
  
   | 上肢抖法几个参数的测定 | 杨国平 | 中国骨伤 | 2000\ 13\8 | 
  
   | 偏头痛从瘀从虚论治 | 叶德宝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24\2 | 
  
   | 应力环境对骨重建的影响 | 应  航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24\6 | 
  
   | 含药血清实验方法及其在中药新药研制中的应用展望 | 詹红生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24\2 | 
  
   | 骨质疏送性骨痛的防治 | 詹红生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10\3 | 
  
   | 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功能的定量评定 | 詹红生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24\5 | 
  
   | 含药血清方法在中药调节骨与软骨代谢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 詹红生 | 中国骨伤 | 2000\13\11 | 
  
   | 几种西药含药血清与直接添加对骨吸收陷窝数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 詹红生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00\ 24\6 | 
  
   | 用光弹方法观察纵向牵拉力对颈椎关节应力的影响 | 詹红生 | 中国骨伤 | 2000\ 13\6 | 
  
   |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 詹红生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00\ 8\3 | 
  
   | 仰卧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257例临床总结 | 詹红生 | 中国医药学报 | 2000\ 15\3 | 
  
   | 1999 | INHIBITORY  EFFECT  OF  ELECTROACUPUACUPUNCTURE ON  FEVER  INDUCED  BY  LIPOPLYSACCHARIDE,INTERLEUKIN-1β AND  PROSTAGLANDIN  E2  IN  RATS | Fang Jianqiao | World J.Acup-Mox | 1999\9\1 | 
  
   | Inhibitory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murine collagen arthriti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 Jian-qiao Fang | In Vivo | 1999\13\4 | 
  
   |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auditory impairment caused by kanamycin in guinea pigs. | Liu Yuanliang |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1999\ 19\1 | 
  
   | 380 cases of bronchiectasis with hemoptysis treated by point-injection | Wang Wei |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1999\ 19\2 | 
  
   | 针推药结合分期治疗肩周炎62例临床观察 | 蔡明华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9\ 23\4 | 
  
   | 经络与全息穴的定位 | 蔡明华 | 针灸临床杂志 | 1999\15\6 | 
  
   | 头皮电针治疗肋软骨炎38例 | 蔡明华 | 浙江中医杂志 | 1999\ 34\8 | 
  
   | 乙肝病毒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存在状态及其意义 | 陈海英 | 医学综述 | 1999\ 5\7 | 
  
   | 天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HBV-DNA含量之间的关系 | 陈海英 | 中国针灸 | 1999\19\12 | 
  
   | 48例弱智儿童的针刺治疗临床观察 | 陈华德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9\ 23\6 | 
  
   | 电灸结合D-苯丙氨酸对荷瘤大鼠抑瘤效应及LAK细胞活性的影响 | 陈培丰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9\ 23\5 | 
  
   | 电针对致热大鼠脑和血清中前列腺素E2水平的影响 | 方剑乔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9\5\8 | 
  
   |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镇痛的作用途径探讨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9\23\4 | 
  
   | 经皮神经电刺激镇痛的临床观察及与电针的比较 | 方剑乔 | 针灸临床杂志 | 1999\ 15\1 | 
  
   | 不同方式经皮神经电刺激对大鼠痛阈的影响及与电针的比较研究 | 方剑乔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1999\ 6\3 | 
  
   | 论成人捏脊疗法的价值 | 郭见霞 | 按摩与导引 | 1999\15\4 | 
  
   | 耳针减肥50例临床观察 | 胡芝兰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9\23\5 | 
  
   | 耳针减肥在巴西 | 胡芝兰 | 浙江中医杂志 | 1999\ 34\11 | 
  
   | 因地制宜运用温针灸的临床体会 | 胡忠根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9\ 23\6 | 
  
   | 血脑屏障与中医药研究 | 刘金洪 | 浙江中医学院学 | 1999\ 23\4 | 
  
   | 辨证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观察 | 刘  敏 | 中国针灸 | 1999\ 19\2 | 
  
   | 五步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吕立江 | 中国骨伤 | 1999\ 12\3 | 
  
   | “针灸血清”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 孙德利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9\ 23\3 | 
  
   | 天灸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的探讨 | 孙德利 | 针刺研究 | 1999\ 24\3 | 
  
   |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39例 | 王恩萍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9\ 23\4 | 
  
   | 定喘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260例 | 王  伟 | 辽宁中医杂志 | 1999\ 26\5 | 
  
   | 定喘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260例临床观察 | 王  伟 | 针灸临床杂志 | 1999\ 15\6 | 
  
   | 定喘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260例临床观察 | 王  伟 | 中国针灸 | 1999\ 19\11 | 
  
   | L-Arg-NO通路在针灸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中的作用 | 王月芳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1999\6\5 | 
  
   | “神阙”穴隔药灸对荷瘤化疗大鼠胃肠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杨丹红 | 针刺研究 | 1999\ 24\4 | 
  
   | “神阙”穴隔药灸对荷瘤化疗大鼠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 杨丹红 | 中国针灸 | 1999\ 19\8 | 
  
   | 从电磁学观点探讨针刺手法 | 杨国平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1999\ 6\4 | 
  
   | 磁极针治疗中风后遗症46例疗效观察 | 杨洁红 | 针灸临床杂志 | 1999\15\8 | 
  
   | 针刺为主戒除顽固性偏头痛患者药物依赖的临床观察 | 叶德宝 | 中国针灸 | 1999\ 19\11 | 
  
   | 仰卧拔伸手法力学作用原理的光弹研究-Ⅰ | 应  航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1999\ 6\6 | 
  
   | 仰卧拔伸手法力学作用原理的光弹研究-Ⅱ | 应  航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1999\ 6\6 | 
  
   |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 詹红生 | 广西中医药 | 1999\22\增 | 
  
   | 疱疹并发神经痛的针刺疗效 | 赵家璧 | 针灸临床杂志 | 1999\15\8 | 
  
   | 任督脉经穴电学变化与无排卵型继发闭经关系的探讨 | 郑  建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9\ 23\5 | 
  
   | 1998 | Influence of moxibustion on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in mice. | Jian-qiao Fang | In Vivo. | 1998\12\4 | 
  
   | Antipyretic action of peripheral stimulation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in rats. | Jian-qiao Fang | In Vivo. | 1998\12\12 | 
  
   | 镇痛效应对电灸调节荷瘤大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 方剑乔 | 针刺研究 | 1998\ 23\2 | 
  
   | 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面科学化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8\ 22\6 | 
  
   | 穴位注射加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 金肖青 | 中国针灸 | 1998\18\5 | 
  
   | 十二经筋探讨 | 刘金洪 | 中国针灸 | 1998\18\5 | 
  
   | 丹参注射液对偏头痛患者血小板血浆5-HT水平影响 | 刘  敏 |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8\11\12 | 
  
   | 经学学风对中医的影响 | 孙德利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8\ 22\2 | 
  
   | 针灸调节肿瘤免疫的研究 | 孙德利 | 上海针灸杂志 | 1998\17\3 | 
  
   | 分形学说在针灸中的应用 | 汪慧敏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1998\5\2 | 
  
   | 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汪慧敏 | 上海针灸杂志 | 1998\17\3 | 
  
   | 药物注射丰隆穴治疗妇科疾病 | 汪慧敏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1998\ 5\8 | 
  
   | 一氧化氮参与艾灸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王月芳 | 针刺研究 | 1998\23\2 | 
  
   | 治风十二效穴及验案举例 | 吴美倩 | 针灸临床杂志 | 1998\14\6 | 
  
   |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5例 | 吴美倩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8\ 22\2 | 
  
   | 针灸妇科学的文献研究 | 杨丹红 | 上海针灸杂志 | 1998\17\增 | 
  
   | 混沌分析在经穴-脏腑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 杨国平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8\ 4\10 | 
  
   | 皮肤阻抗等效电路及经络低阻抗原因探讨 | 杨国平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1998\15\1 | 
  
   | 上肢抖法几个参数的测定 | 杨国平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8\22\3 | 
  
   | 癌痛的中药治疗 | 杨建华 | 中国医药学报 | 1998\\3 | 
  
   | 任督脉经穴电学变化与无排卵型继发闭经关系的初步报告 | 郑  建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8\ 8\4 | 
  
   | 妇女月经周期中任、督脉经穴的电学特性 | 郑  建 | 中国针灸 | 1998\18\7 | 
  
   | 中风后痴呆的特点及针灸治疗对策 | 郑  建 | 浙江中医杂志 | 1998\ 33\7 | 
  
   | 1997 | 针灸对肺癌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 | 陈良良 | 中国针灸 | 1997\17\4 | 
  
   | 从系统科学理论谈针刺补泻 | 方剑乔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7\21\2 | 
  
   | 不同时机针刺对内毒素致热家兔肛温的影响 | 方剑乔 | 上海针灸杂志 | 1997\16\5 | 
  
   | 速迟刺术及其临床应用 | 高镇五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7\21\1 | 
  
   | 太乙雷火神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 马泽云 | 中国针灸 | 1997\17\4 | 
  
   | 针刺推拿治疗失眠症 | 莫晓明 | 针灸临床杂志 | 1997\13\2 | 
  
   | 针刺五输穴治疗痛风32例疗效观察 | 倪  锋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7\21\4 | 
  
   | 针灸治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 孙德利 | 针灸临床杂志 | 1997\13\12 | 
  
   | 水针结合药饼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 汪慧敏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7\21\6 | 
  
   | 贴敷加天灸治疗乳腺纤维囊肿 | 汪慧敏 | 浙江中医杂志 | 1997\32\8 | 
  
   | 鱼腥草液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380例 | 王  伟 | 中医杂志 | 1997\38\5 | 
  
   | 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 | 王  伟 | 针灸临床杂志 | 1997\13\4、5 | 
  
   | 足三里、中脘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胃炎4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 王樟连 | 针灸临床杂志 | 1997\13\4、5 | 
  
   |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2例临床观察 | 王樟连 | 中国针灸 | 1997\17\7 | 
  
   |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 王樟连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7\21\1 | 
  
   | 推拿针灸并用治疗颈性眩晕60例 | 翁荣熙 | 中医函授通讯 | 1997\16\4 | 
  
   | 推拿镇痛时兔中央灰质区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 许  丽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7\\7 | 
  
   | 推拿镇痛时兔中央灰质区β-内啡肽及单胺类物质的释放变化 | 许  丽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1997\4\2 | 
  
   | 风池穴注射当归液治疗血管性头痛47例疗效观察 | 杨丹红 | 针灸临床杂志 | 1997\13\8 | 
  
   | 针灸妇科十大要穴及临床应用 | 杨丹红 | 针灸临床杂志 | 1997\13\9 | 
  
   | 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因素 | 应  航 | 中国骨伤 | 1997\10\4 | 
  
   | 应力对骨重建的影响 | 应  航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1997\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