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湟中华医药,几度沧桑;江浙之地,人杰地灵,名医辈出。在中医界,浙江省中山医院的崛起是一个奇迹。很难想象,这个拥有莫干山路、庆春路两个院区,核定床位460张、年门诊量近50万人次的中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在半个世纪前,只是原浙江中医学院校内的一个中医门诊部。
今年,医院迎来建院50周年。忆往昔,50年时光荏苒,历尽天华。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雨,那些感动,总让人心潮澎湃。
“庆春路23号,中医学院附属针灸推拿医院,浙江名中医馆”,杭州人民对于这个地标的熟稔,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一所关注杭城百姓健康的医院,她还承载了人们太多的记忆。医院的前身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门诊部,始建于1961年,院址就设在杭州市主干道庆春路,毗邻城东城河之滨,具有老浙大和中医学院浓郁文化底蕴的“舜水馆”,当时有史沛棠、何任、潘澄濂、韦文轩、詹起荪、马莲湘、宋光济、徐荣斋、林钦廉、高镇五等20余位中医名家坐诊。时遇文革,世事变迁,历经沧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门诊部为中医学院学生的课间实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1999年,在中医学院和卫生厅的支持下开始筹建新门诊大楼,同时决定把经省卫生厅批准的省内唯一的“浙江名中医馆”设在门诊部内,并负责管理。2000年5月20日举行了浙江名中医馆揭牌仪式,老院长何任教授亲自担任馆长,并亲笔题名“浙江名中医馆”牌匾。2002年10月18日,门诊部迁入新门诊大楼。2003年9月18日,经浙江省卫生厅批准,门诊部与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实行“院系合一”,成立附属针灸推拿医院,又名浙江省针灸推拿医院。2006年5月20日医院又借学院更名大学之际改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8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电信集团的支持下,经过学校领导的多方努力,积极整合资源,与原浙江省邮电职工医院合并重组,组建了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并增挂“浙江省中山医院”院名,从此实现了由专科性医院向综合性中医医院的历史性跨越。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医院已经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浓厚针、推、伤、康复特色的省内三级中医医疗机构,浙江省首批中医“名院”建设单位。
目前,医院占地16.9亩,拥有职工近700人,设有37个临床科室和1个重症监护室,34个专科专病门诊,拥有16排螺旋CT、DR、CR、数字胃肠机、彩色B超、高效液相、激光共聚焦仪、全自动生化仪等先进的现代化医疗和科研设备。拥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2个,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重点专科(专病)4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1个,有博士培养点2个、硕士培养点9个。
针药相济,特色立院,专科专病建设成效显著。精良的医术,是医院的立院之本,发展之基。医院把“建名院、创名科、树名医”立为医院的重大发展战略。医院拥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针灸科,以中风后遗症、肩关节周围炎以及颈性眩晕三个常见病作为重点建设的专科病种,2010年联合全国近十家医院牵头起草了“肩凝症中医诊疗规范与临床路径”,并已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发布。2011年又着手起草“三叉神经痛中医临床路径”。创新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技术”、 “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技术”、“邻点透刺加缠针针刺法治疗偏头痛技术”等成果,已被列为国家中医药适宜诊疗技术推广项目。“中风后遗症三位一体针灸综合治疗法”、“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隔药饼灸治疗内异症”等技术的应用,吸引了无数的患者就诊和同行进修学习。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联合省内六家三甲中西医医院,承担浙江省中医药重大攻关项目“脑卒中中西医结合整体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的研究工作。通过国内外交流、合作,建立了针灸临床和针灸特种技术的推广平台,医院针灸科成为国内针灸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示范基地。
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推拿科创立三部推拿法和“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治疗项痹病、一次性麻醉下正骨推拿术与五步复位法治疗腰痛病、仰卧拔伸整复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等方法,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农村与社区推广项目,成果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浙江推拿界获得的最高科技奖项。近年来常有美国、西班牙、巴西、意大利等国外患者慕名来院求治。
医院还拥有骨质疏松症、颈肩腰腿痛、中医脑病等省级重点专科,在治疗颈椎骨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增生性膝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中风病、眩晕病、帕金森氏病、头痛以及高血压病等疾病疗效明显,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
重视科技攻关,医教研结合培育人才。2006-2010年,医院共计投入重点学科建设经费2400余万元,建设基础和临床二大科研基地,使用面积达1200平方米。医院针灸神经生物学实验室也被列为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配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等设备近200台件,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余万元。目前可开展定量PCR技术、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免疫荧光技术、EMSA、常规生理技术微量物质的在体收集及高效液相分析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等多项先进科研技术,为医院科研和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5年来,医院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等课题。针灸镇痛与免疫相关、脑功能障碍性疾病、颈椎病及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处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获各类成果奖50余项,其中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在各级各类期刊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担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5部,副主编8部,出版著作60余部。医院拥有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和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形成了以科研促临床、临床服务于科研的良好局面,不仅带动了医院学科的全面发展,而且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事业发展靠人才。医院拥有一批省内一流乃至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医学人才。正是这些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人才精英用理想和热血,孜孜不倦的追求与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谱写着医院发展的新篇章。目前医院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85人,具有博士学位18人、硕士学位66人。医院拥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海外留学英才奖1人,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1人、第三层次5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省级名中医3人,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5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8人。另有包括国医大师在内的退休或在职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副教授50人在医院工作。
中西融合,让中医特色融入医院全方位。建院50年来,彰显中医特色,力倡中西融合。2010年,医院中医参治率达76%,高居全省之首,医院当年针推治疗费用达2000余万元,全院中药饮片使用率达52.9%,收入占医院业务总收入的五分之二。
设在院内的浙江名中医馆,是医院的一块金字招牌,这是浙江省内唯一一家经省卫生厅批准的名中医馆,由国医大师何任教授任馆长,是省内名老中医学术交流、临床工作的主要场所,汇聚了省内20余位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和100余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职称中医专家,在肿瘤、免疫风湿病、肾病、心脑血管病、乳腺病、儿科病、妇科病及其他疑难杂症的中医药治疗上享有盛誉。
医院不仅让名中医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更将中医和针灸推拿有机融入医院的各临床科室。经过三年的重组融合,基本做到了“科科有中医、人人能享受针灸推拿治疗”的局面,形成了“以中促西、中西相长”的良好态势。目前,医院心血管科、乳腺科、妇科、呼吸科、神经内科西医人员喜用中医中药,医疗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医药特色不仅融入医疗工作,也有机融入护理工作。护理部提出“人人享受中医护理”的理念,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刮痧法应用于肩凝症”,“穴位按摩法应用于眩晕”, “耳穴压丸法应用于中风后遗症不寐”等中医特色护理开展得有声有色。同时还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康复训练、中医养生指导等特色护理服务,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医院的中医特色护理在浙江省业界树立了样板。
突显中医特色,更注重中医文化建设。在院区修缮和庭院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元素,名中医馆装修古色古香,诊疗场所装饰古代医家画像、中医名家书法和专业图谱,庭院竖立医圣张仲景像,园景绿化巧涵“杏林满园”寓意,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医院构建了包括院训、院徽、院歌、宣传画册、员工手册、院报、网站、标识系统、中医药文化长廊等中山医院文化体系。医院姚新苗书记说:“培育医院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医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中山医院要做好榜样。”
沧桑巨变展新姿,百尺竿头再奋进。50年的艰苦历练,50年的不辍耕耘,无论临床一线,还是平凡的后勤岗位,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成就了省中山医院灿烂辉煌的今天。五十年庆,盛事如约;以庆聚力,共谋发展。中山人正用智慧、激情、信心规划着新一轮发展的宏伟蓝图。加强“优势学科弘扬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工程、新兴学科培育工程、基础学科振兴工程、辅助学科保障工程”的“五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夯实西医基础,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发挥中医药优势,凸显针灸推拿特色,全面增强服务能力;加强“重中之重”学科建设,争取学科建设出新成果,学科发展上新台阶;加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快基础建设步伐,加大医疗设施投入,努力改善硬件基础;积极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符合医院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院院长方剑乔满怀信心地说,“我们要打造一家以针灸、推拿、康复、骨伤、神经内科等学科为品牌,特色鲜明的省级中医名院。”
蓝图绘就励壮志,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省中山医院将坚持中医姓“中”的办院宗旨和“求是、求本、诚信、创新”的办院理念,依托浙江中医药大学的科研、教学力量,发挥浙江名中医馆优势,做大做强中西医业务,着重拓展特色学科专科优势,不断提高在医疗行业中的竞争实力,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以更高的敬业精神为人民的健康服务。